2012年1月3日 星期二

神學的洞見:罪與愛的舞動

神學二大軸心:罪與愛
神學的任務若要胸懷大志,成全福音來照亮人間,成為生命光源;神學的內涵就要深度地指出人間罪惡的現實,並邀請人們在其生命舞台與上帝永恆的大愛共舞,譜出生命動人曲調。因此,人類目前儘管看來是沈溺於罪,遠離上帝,造成混亂;但終究會被上帝的大愛感動召回,願意再度順服上帝愛的帶領,齊來克服生命的混亂及社會的失序。 
由此,神學內涵的二大軸心就在於「罪感事實」(sense of sin),及與之對抗鬥爭並促使公義改變的「上帝之愛」(sense of God’s love)。在此,神學的洞見必須指出人間所有現實的變遷皆與上帝永恆創造的意志相關。個人若要在人間現實來實現生命意義,多多少少就會意識到那阻礙生命現實實現的阻力就是罪惡的力量,及與之關聯的自私貪婪慾望。

罪惡的誤置
因為這樣,傳統的神學就常被罪感事實綁架,導引至誤置的倫理悲觀主義及靈肉二元分野之神學誤解。一方面以否定、甚至消滅人之本性的禁慾主義、修道主義來作為信仰倫理基礎,另一方面也以靈魂期待從累贅的罪性肉體解脫來發展神學論述。
  當然,傳統神學的罪感是建立在墮落的故事,第四世紀的奧古斯汀進而將它建置在希臘二元的肉體性慾貶抑與靈性美善昇華,使原本源自上帝恩賜的本性,性歡愉行為成為遺傳性原罪,成為被打擊壓抑對象。從此,基督教對性慾教義的噯味就套在原罪的框架不得翻身,結果人類罪惡現實成為一串謎題,歸究於魔鬼引誘,又要解釋魔鬼是天使的墮落,傳統神學就此陷入謎題陷阱,走不出來。
  禁慾主義與律法主義在基督信仰不能成就的原因,就在於一是打擊人性本能,一是推崇人性本能。因為愈是反抗本能的情感,就愈不容易實行,由此傳統神學衍生二種誤導,一是強調罪的根源「原罪」是不容易實行的原因,另一是後來轉變為較容易進行的「善功」律法主義來取代。律法主義本是將人們沒有依本性循誡命生活揭露出來而己,最後却被引誘為只要依誡命而活,就能尋回本性,忽視了「意志的枷鎖」。人不能依本性而活並不在於「律法」,而是在於與本性根源(上帝)聯結所衍生的動力。
  其實,伊甸園墮落的故事,在於「吃了會與上帝同等」的引誘,禁諭的目的不是防止本性慾望,而是阻止本性慾望無限擴大而轉變為邪惡。慾望本身不是壞的,不合理去滿足或無限制的滿足才會成為邪惡。狂妄高舉自己是人類的通病:祭司會設想自己信仰的偉大、財主會自誇自己金錢的富足、被揀選的以色列人也會誇口自己族群的獨特。狂妄使自己取代上帝成為神聖中心,並使慾望無限擴大,將他/她人及世界吸引歸向自己的無限貪戀,最後才使人的本性歪曲。這樣說來,離開生命本源以自己為神聖中心,並由此衍生永不滿足的無限慾望才顯露出邪惡的意涵,而永沒止境的慾求才是罪惡的一種標誌。
另一方面,現代自由神學却常將罪感的深度簡化為道德行為的因果關係。人的犯錯歸究於家庭因素或社會不良環境,並由統計數字加予支持。假設人們行為模式皆受到環境影響,導致人的本性深度分析,一種宗教內在的深刻反省常被丟棄。人只有在人的歴史平面中解決根基於人本性的行為模式,人深度與生命根源疏離、出自於本性之深沈焦慮被忽視。罪感只在行為模式上的見解論述,很少觸及人的本性,有時也會將所有慾望作合理化解釋,甚至給予浪漫讚美。結果神學內涵之軸心,出自本性之罪感事實被忽略、被簡化為環境影響之因果關係。
  神學的罪感事實軸心,實際上提供福音信息之重要動力,人類解除罪惡問題的主要意義不只在於改變社會環境及自我心理分析,更是一種深刻的本性悔恨,承認被造物自己的有限而轉向上帝求救。因此,解決「罪」的問題,不是放在自我行為或心理的鬥爭,而是放在上帝在我「自我根源」裡的鬥争。
  罪感事實歸究於心理學的無意識驅力(libido),社會學的階級異化(alienation),或人文主義的教育缺失,事實上對人的窘境描述各有貢獻,基督教神學也都可以接受。然而,神學的洞見也要指出「邪惡的本質」其實是根源於與「愛的本質」隔絕,只追求自我無限慾求這一事實。因為與「愛的本源」疏離的「自由」,才會成為任意的行為,自由缺乏了真理的形式會成為脫彊的野馬,落入無限慾求的試探,成為邪惡力量、成就罪感事實。

與罪共舞的上帝之愛
  神學內涵的另一軸心是上帝之愛。上帝之愛的理想不只敦促自我在「順服上帝」與「自身慾望」之間的矛盾來尋求調和;也要求自我與他(她)人之間,在「上帝愛的和諧」與「人與人利益衝突」中來尋求和解。
人與人在團體中所建構的倫理學是在於平衝「利己主義」與「功利主義」,意即在不違反別人及社會整體利益下來滿足每一個人的私慾。然而,福音中耶穌愛的理想與人間利己主義的愛是有不同涵意。人間利己主義之愛是建在於滿足自己的慾望,而福音中的愛是與自身慾望鬥爭。利己主義之愛不但沒有與自身慾望鬥爭,也無法形塑愛的理想來跳脫人性的限制。在此,福音中的愛的理想卻能在「橫向」的人間利己主義中,提供「縱向」主軸,讓上帝之愛的願望來提昇人間倫理。
人類自我慾望中,隱含著肯定自我,否定別人傾向。自私以一種微妙的形式存在人類社會,它不只是追求自我的物質利益,也依附於社會認可而存在。自我慾望在古典及現今世俗中不是被貶降為邪惡,以各種禁慾主義試圖摧毀,就是被昇華為一種自然本能,以弗洛依德方式為之解脫。福音之價值不但不為自我慾望開脫,也不贊同以禁慾方式加予摧毀,而是形成一種福音與自我慾望間的一種「張力」,對利己自我中心最基本的本質驕傲提出批判。耶穌在批判法利賽人的自我中心時,就說他們喜歡被尊稱為老師,喜歡坐在宴席上的首位。這些自高的人終究會被上帝拉下,想做大人物,就要做人的僕役。
耶穌愛的理想,不但與利己主義中心的自我鬥爭,也相信唯有出於上帝的愛,‧自我才能與生命的最終本質上帝合一,才能改變自我。耶穌對行姦污婦女所說之話正表明這樣清晰的概念:寬容思想與悔悟思想合一,也就是「上帝的愛」與「自我改變」結合。
福音之愛不只批判人性中的自私及利己主義,也提供一個新的價值體系愛的理想。耶穌說人的施捨不可炫耀於大庭廣眾,人的宗教虔誠也不是為了得到社會贊同。最重要的是,福音之愛幫助的對象是窮人、弱者,因為他(她)們無法也無力回報。這樣的福音之愛不只立基於上帝之愛與自我慾望之間的「張力」,更建基於自我與上帝生命關係的一種「活力」,一種新的價值體系,它不考慮世俗倫理中所強調的「行為結果」或「行為本身」,而是在意對上帝意志的絕對順從,及活在上帝之愛中所能衍生之愛的活力。
耶穌福音之愛是一種革命,在自我十字架上的犧牲奉獻中實踐更高的自我實現,這就是終極的面向,或信仰的面向。這也就是聖經中啟示一一道成肉身一一永恆在俗世中展現。它超越自然主義的歷史平面,在橫向人間的利己主義提供綜向愛的理想,它也不是將永恆永恆化與現實無關的理想主義。永恆在俗世中展現,帶來了批判鬥爭的「張力」,及實踐信仰的「活力」。
如果我們將道成肉身永恆在俗世展現,看成神話丟掉的話,我們就將信仰最有價值的縱向層面丟掉,最後我們只有跟著橫向的人間倫理走。縱向思想沒有,基督教倫理變的膚淺,遷就於社會政治成就的相對性;以現代文明來理解的話,基督教信仰成為一種人文主義,上帝若被丟到人間倫理的外面,人類失落了與罪共舞的愛,人間剩下的當然只有難以改變的罪感現實及驕傲誇口的人類自我了。(王祟堯/長榮大學神學院教授兼院長)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